当前位置: 公益资讯

贵港:农家书屋成农民致富“加油站

2018-05-03 贵港新闻网-贵港日报 李园园

农家书屋成农民致富“加油站

— —记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大岭乡江兴村农家书屋

2017年2月,覃塘区大岭乡江兴村农家书屋建成并向群众开放,书屋面积约200平方米,拥有各类图书3000 多册。不到一年时间,书屋成了农村全民阅读“新阵地”、农民增收致富“加油站”,犹如灯塔照亮了农村的文化生活。2017年12月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江兴村农家书屋“全国示范农家书屋”称号。

留守老人小孩的精神家园

4月的一个周五,记者来到位于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二楼的江兴村农家书屋。10时许,今年79岁村民甘启进拎着菜篮子走进书屋,取下最新的农民日报,在桌前坐下,带上老花镜认真地阅读起来。书屋建成后,每天来这里读报成为他每天的固定动作。“看报纸知晓国家事,报纸上有国家政策、种养技术,我读了还要回家跟家人分享。”甘启进说。

11时许,江兴小学放学了,书屋来了一群学生,四年级的杨烨婷告诉记者,放学了她最喜欢到这里来看故事类的书籍。

老人阅读可以安享晚年,儿童阅读可以增长智慧。农家书屋让读书阅读普及乡村,让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找到了“精神家园”。而且,江兴村农家书屋将服务群众的内容延伸,以书屋为平台举办书画培训,更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。2017年秋季期,村委与江兴村小学联合开办了小学生书画培训班,村委负责提供笔墨纸砚等培训材料供学生免费使用,由学校专门安排书法、美术老师为学生授课,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;2018年春节,组织村里书法爱好者、书法老师在书屋为群众免费写春联,群众纷纷点赞。

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智库

当天上午,来书屋的还有两个青年读者。一个是村里曾经的贫困户李色耀,在脱贫攻坚帮扶下,他家网箱养鱼由原来的14箱发展到现在的32箱,每年可以纯收入2万多元,在2017年底实现了脱贫目标。忙里偷闲,他来到书屋直奔养鱼鱼病防治技术书籍,“多看看书可以学到养鱼知识,遇到鱼病该怎么去处理。”另一个是村民李肖娟,她是位年轻的妈妈,带着两个蹒跚学步的稚儿,家里种桑养蚕。她一边翻阅着育儿书籍和种养方面的书籍,一边告诉记者,多学习总有用得上的。

江兴村属“十三五”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31人。为解决贫困户少信息、缺技术而导致收入不高、脱贫步伐慢的问题,村委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藏书丰富的优势,开办江兴村“扶贫微课堂”。每月月初,针对江兴村种养特点制订好授课内容,组织村中有种养意愿的贫困户来到农家书屋,由乡里农推站技术员为贫困户现场讲课。自2017年开课以来,已累计为贫困户提供8次培训,较好帮助贫困户提升种养技能,2017年该村实现驻村摘帽,现在养猪、养鱼、种桑养蚕等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。

书中自有黄金屋,很多乡亲也认识到书籍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智库,经常来书屋取经。2017年以来,群众借阅图书154本,共153人次。为规范农家书屋管理,村委制定了《图书借阅制度等管理制度,由村妇女主任何丽仙兼任书屋义务的图书管理员。记者在书屋看到,每一个书柜里,图书分门别类按序号摆放得整整齐齐。而且何丽仙对每一本借出的图书的借阅情况做到及时掌握,跟踪负责。

党员干部的“家门口图书馆”

爱到书屋里看书的还有不少党员和村干部。村文书蔡正强告诉记者,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,书屋建成后,可以在书屋找到很多书看,是他们“家门口的图书馆”,每天来上班,他都会抽空上来借本书看看。

书屋初建成时只有200多本书籍,在市委组织部、广西书画院、市文新广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书屋藏书量快速增长。而且书屋每半年更新一次图书,群众可以通过日常向村干部、向图书管理员反馈,以及在党员大会提出三个渠道反映大家想要阅读的图书刊物种类。

而书屋也成为了该村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阵地。村党总支根据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安排,结合不同的主题内容,组织党员在书屋开展政治理论学习,丰富了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,活跃了党员学习教育的形式,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生活的常态化。

记者在书屋里看到,其中一格书柜特别标注了“李新元书记推荐书籍”,原来,2017年7月,市委书记李新元到江兴村调研党建工作时,对江兴村农家书屋给予了充分肯定,并推荐了《担当读本》《家风十章》《从严治党面对面》等书籍,有力地鼓舞江兴村党员群众爱书读书,学以致用。

依托着农家书屋,江兴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三楼,设立了党史村史馆;在村委大院周围设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廊、孝廉篇、家风篇、党员先锋篇、薪火相传篇、民族篇、党建引领篇、中国梦篇、国画等作品,极大地营造江兴村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。